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清秋时节,惆怅点绛唇)
***不贱渐渐贱 2024-09-18 15:39:11
清秋时节,惆怅点绛唇
一、点绛唇与李清照
相传李清照少女时代,就有一句:“脸上如花木兰,私情似点绛唇。”点绛唇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在嘴唇红色的位置再用朱砂(或口红)打上一个小圆点,是中国古代女子化妆的一种方式。而点绛唇这一传统造型,与李清照的形象紧密相连,更成为了她永恒的标志之一。
二、点绛唇与《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霜满地,葭菼风。凄凄去声,淒淒入扇中。——李清照《蹴罢秋千》
许多人都知道,蹴罢秋千是李清照的词作。然而,你是否留意到了其中的点绛唇元素呢?如果你仔细观察过这首词的曲谱,就会发现其中有一段旋律非常类似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唱诗。这首唱诗中,就有“微雨敲湿十六衫,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描述,其中就隐含了关于丹唇的美感表述。
三、点绛唇的文化价值
点绛唇这一传统妆容,在中国古代时期曾是妇女、少女和甚至男装艺人常用的化妆技巧。点绛唇技艺精益求精,曾有过一批专门职业化妆老师,“点唇媒”,就是这一职业的代表之一。如今,点绛唇虽然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它的文化价值却是深刻而丰富的。
点绛唇涉及到化妆、音乐、诗词、服饰等多个文化领域,它折射出的是中国古代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底蕴。既是一种美学标准,又是一种审美情趣。同时它也代表着古代妇女对于自身美丽的追求,和哪怕是在苛刻的封建礼教下,依然能够自由施展个性和创意的能力。
,点绛唇作为中国传统妆容的一个代表,不仅体现了古代女性的追求和创造力,同时也被赋予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从李清照到现代,它一直在不断的流转和传承,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