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著教帝学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王船山《大学中庸》注释翻译)
***不贱渐渐贱 2024-07-21 11:01:59
王船山《大学中庸》注释翻译
一、王船山与《大学中庸》
王船山(1574-1644),字伯安,号济南,山东兖州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心学三传”之一。王船山的思想以格物、致知、诚意、修身、正心等为核心,明确提出了“修身为本”的观点。而《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大成之道,足以简六府,足以广宗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威的哲学著作之一。
二、《大学中庸》翻译与注释
王船山对《大学中庸》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翻译,使得这一古老的哲学经典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理解。以下是部分翻译和注释示范: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为说,当父母在世时,应该尽可能多地陪伴他们,不要长期背井离乡;如果一定要出游,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不是漫无目的地走着,而是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这是在指导人们做人的道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指的是要诚实待人,不要自欺欺人,要真诚地对待自己和别人。这是在告诫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虚伪,不要欺骗自己和别人。
可使治其心,其庶几而已矣。意为说,如果要治理整个世界,首先要治理自己的内心,保持心灵的平静和调和。只有内心安宁了,才能够使世界更加和谐、美好。这是强调心灵修养的重要性,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三、总结
从王船山对《大学中庸》的注释和翻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部经典的哲学思想以及面对现代社会时的实用价值。它教人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引领人们走向一个更加理性、平和、包容、进步的未来。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在自我提升的同时,也为改善和建设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